香港高等法院星期一(8月18日)开始听取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(Jimmy Lai)的结案陈词。黎智英是中共实施的《香港国安法》下首个被控“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”的人。对其案件的审理已持续近11个月。现年77岁的黎智英若被判有罪,可能面临终身监禁。
黎的健康状况引发担忧
结案陈词原定8月14日展开,但因香港恶劣天气与黎智英健康不佳两度押后。星期一开始的控辩双方的结案陈词预计将持续约十天。
黎智英的律师上星期告诉法庭,他出现心悸与“几乎要晕倒”的症状。法院因此下令为其配备心脏监测器并提供药物。检方确认这些设备已交付,医生也认定黎适合继续出庭。
庭审期间,黎智英显得比去年底开审时消瘦不少,他身穿白色外套,在被告席上数次向家人和支持者合十致意。主审法官之一杜丽冰表示,如有需要可随时安排额外休庭。
控辩双方交锋
检方在结案陈词中指控黎智英是《苹果日报》的“掌舵人”,利用媒体平台推动外国对中国及香港采取敌对行动,包括贸易制裁。检方还强调,黎在2019年赴美期间,曾向时任美国国务迈克·卿蓬佩奥(Mike Pompeo)提出制裁北京与香港官员的主张。
黎智英的辩护团队则坚称,他的相关言论和报道应视为新闻与言论自由范围,且他本人否认曾直接要求美国副总统或国务卿对北京采取行动。黎智英还表示,在国安法于2020年6月实施后,他不会再鼓励外国实施制裁。
国际社会与家属呼声
黎智英自2020年8月被捕以来,已在狱中近四年,并长期单独囚禁。多个人权组织警告,他的健康因拘禁条件恶化。家属透露,他患有糖尿病,体重明显下降,每天仅有50分钟“活动”时间,几乎无法接触自然光。
黎智英之子黎崇恩(Sebastien Lai)多次呼吁国际社会关注,并表示担心父亲“可能死在狱中”。他去年指出,父亲的囚室温度高达摄氏30至40度,“基本上是在里面被烤”。
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等西方政府以及国际记者组织纷纷批评此案,认为香港当局借国安法打压新闻自由。澳大利亚外交部近日表态,对香港广泛适用国安法“深表关切”。
唐纳德·特朗普(Donald Trump)总统去年曾公开表示,会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对话中提出黎智英案,并誓言“尽一切可能”促成其获释。上星期(8月14日)在接受福克斯电台访问时,他再次强调“将尽一切所能拯救他”。
案件背景
黎智英及旗下三家公司被控一项串谋勾结外国势力、以及一项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。黎已全面否认控罪。案件于2023年12月开审,原计划历时80天,但因举证、辩论与健康状况拖延至今。
控辩双方的结案陈词结束后,三名指定的国安法法官将择期宣判。此案的判决结果不仅关系到黎智英个人命运,也被普遍视为衡量香港司法独立及新闻自由现状的关键指标。